欢迎访问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官方网站!  咨询热线:010-64972929

 中文版  |  藏文  |  English 

搜索
搜索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四季与养生——夏季篇

四季与养生——夏季篇

  • 分类:护理动态
  • 作者:护理部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7-29 10:04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四季与养生——夏季篇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护理动态
  • 作者:护理部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7-29 10:04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 (一)夏令主长

  长,即生长、成长、壮大。夏季气候炎热,万物滋长,草木茂盛,能量外发,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。此时天气下济,地热上烝,天地之气充分交合,其间清气充实,可谓自然界方物生长最茂盛、最华美的季节。天人相应,此时人体生理亦表现为“长”的趋势,皮肤毛孔开泄,阳气宣发于外,气血旺盛,气机宣畅,通泄自如,精神饱满,情绪外向,总体上显现出阳气充盛、万物华实的特点。这一切都是为了秋收和冬藏做准备。在养生中,我们应该让阳气进一步生长、充实。

 1.晚睡早起

 夏季应该晚睡早起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特点,不要厌恶长日,同时要适当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。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~30分钟,午睡时间不宜过长,以60~90分钟为宜。

 2.静养勿躁

 夏季天气炎热,人们很容易烦躁,因此心理养生不可忽视。首先要做到心静,心静自然凉,宜清心寡欲,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,不要发怒,正如古人所说的“静养勿躁”,这样才能使气机宣畅、通泄自如,避免因情志诱发心病。

 (二)夏季养护

 1.养心

 中医学认为,夏属火,其性热,通于心,主长养,暑邪当令。夏季在五行中属火,心在五行中也属火,同气相求,夏季与心气相通,而“心恶热”,所以暑热之邪最容易伤心,常导致心病,出现心神不安、心悸失眠、头昏目眩等症状。“心”并非完全是现代医学里“心脏”的概念,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、主神志,它是包括心脏在内“主神”的整个神经系统,甚至精神心理因素。同时中医学认为“汗为心之液”,夏季适量地出汗,可以宣发阳气,但汗液大量排泄,不仅会损伤心气,还会导致心阴虚,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,所以夏季应注重养心。

 夏季养心应适量多吃苦味食物,“苦入心”,如苦瓜、绿茶等。同时可酌情吃些养心安神之品,如茯苓、莲子、百合等。夏季,人体阳气发泄于表,容易表现为神浮气躁、心神涣散,这时可以吃些酸性食物以收敛神气,如番茄、柠檬、草莓、乌梅、葡萄等。夏季是各种瓜果盛产的季节,多吃当季的食物,是最好不过的了。

 夏季要适量运动,应以运动后适当出汗为宜,使得阳气生发、邪毒外排。可以选择在比较凉快的早晚锻炼,如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,或用六字诀中的“呵”字诀以疏心气,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、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,总之要多亲近大自然。应避免运动量过大、出汗过多而损伤心阴。

 自我常用保健穴位:内关、阴郄、复溜穴。用拇指按揉内关、阴郄、复溜穴,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,每穴每次按揉5~10分钟,每日1次。如此可滋养心阴。

  2.养阳

  春夏养阳,是中医因时制宜养生的原则之一,是中医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。春时阳生,夏时阳盛,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之时。因此,人们很容易忽视养阳。殊不知,夏时阳极盛,暑热邪盛,大热耗气,气者阳也,故大热伤人体之阳。再者,夏季人体阳气浮于表而虚于里,人们又往往贪凉饮冷,容易损伤脾肾之阳。因此,夏季养阳十分必要。一方面,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,又要顺时而养,让皮肤毛孔开泄,阳气宣发,勿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中致使闭汗。另一方面,要避免贪凉饮冷,避湿露,避寒湿,以免损伤人体脾肾之阳气。

  (三)夏季预防

  夏季阳气最盛,万物生长,当然也包括致病微生物,是疫病、泄泻、中暑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。因此,我们在夏季养生的同时,也要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。

  1.中暑

夏季人体阳气开泄,容易出汗,而夏季气候特点是高温和高湿。在此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,出汗过多,津液不足,易损伤心阳及心阴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心慌、口渴、恶心、呕吐、晕厥或神志模糊、抽搐、烦躁不安或昏迷等中暑症状。此外,在室温较高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年老体弱、肥胖者也易发生中暑。

  2.泄泻

  泄泻也是夏季的高发病,饮食不卫生或无节制,过食生冷,或贪凉饮冷等损伤脾胃,脾胃阳气受损而发生泄泻。

   3.老年人中风

   夏季人体出汗较多,中医学认为“血汗同源”,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,出汗后容易血液粘稠而运行不畅,即中医学所说的“因虚而瘀”。同时,由于老年人心气不足,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易生瘀,所以对患有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病的老在人来说,夏季发生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。预防则首要注意补充水分,因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,故要做到“不渴时也常喝水”。此外,可量力而行,做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功法,如八段锦、太极拳等,以促进气血的运行。

   (四)节气养生

    夏至是一年中昼最长、夜最短的日子,昼为阳,夜为阴,因此也是阳气最盛之日。物极必反,故以夏至为转折点,阴气开始生长,谓“夏至一阴生”。在夏至时开始养护阴气、阴精、阴血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。《礼记》记载:“夏至到,鹿角解”。夏至虽然是阳气最盛之日,但并不是人们感觉最热的时候,因为阳气从释放到聚集还有一段时间,夏至后再过二三十天,就会进入“三伏天”,三伏天才是最闷热的时候。因此,夏至是提醒人们即将进入暑湿交蒸的三伏天,可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及养生措施。

    (五)长夏主湿

     中医学认为,夏季之中有长夏,长夏是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,大约在阴历六七月,与人体五脏中的脾气相通。长夏包括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四个季节,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,俗话说:“大暑小暑,上蒸下煮。”

  “湿”是长夏的主气。长夏的气候特点可用“天阳下逼,地气上蒸”来形容。“天阳下逼”,突出了一个“热”字。“地气上蒸”,突出了一个“湿”字。长夏属土,而脾也属土,长夏的气候特点是暑湿,暑湿与脾土关系最为密切。长夏季节天气闷热,阴雨连绵,空气潮湿,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。然而脾喜燥恶湿,一旦受损,则脾气不能正常运化,而使气机不畅。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,临床可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口淡无味、胸闷欲吐、大便稀溏。因此,长夏养生的关键就是除湿,通过除湿能起到养脾的作用。

   1.食疗

   饮食上宜清淡适量,当戒油腻,少食生冷,免伤脾胃。同时应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,如白术、山药、薏苡仁、白扁豆、胡萝卜、花生、土豆。多食豆类,如黑豆、赤小豆、荷兰豆等。可用芳香清热之品来醒脾,如用薄荷、藿香、佩兰泡水喝或自制香包佩带身上。吃些清暑利湿之品,如绿豆汤、绿茶、荷叶粥、芦根、竹叶、西瓜等。

   2.起居

   潮湿、阴暗、空气污浊的地方对身体不利,要尽量趋利避害。长夏时节,古人有坐草垫的习俗,以身体为潮气所侵袭。

长夏起居要保证子时酣眠,午时小睡,夜卧早起,顺从自然阴阳消长的特点,天人合一,休闲自在。

自我常用保健穴位:丰隆、阴陵泉、三阴交穴。用拇指按揉丰隆、阴陵泉、三阴交穴,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,每穴每次按揉5~10分钟,每日1次。如此以健脾利湿。

   3.五防

   一要防“火”。长夏是全年最热的时期。炎热会直接影响机体阴阳平衡,出现口苦、目赤、头眩、纳少等症,俗称“上火”。上火有外火与内火之别,“外火”乃灼热阳光辐射所致,可引起皮疹或中暑。为了预防“夏季高温病”,在闲暇时间,可拍打按摩腘窝、肘窝、腋窝、肚脐窝、腰骶窝等处,以防中暑。同时,可服藿香正气水、六一散、人丹等解暑药,或具有解暑作用的茶,外用清凉油、风油精。防暑清凉茶由香薷、佩兰、绿茶组成,每日10~20g,开水浸泡,放温凉后饮用,可化湿防暑。菊花茶由菊花、金银花、甘草组成,每日10~20g,绿茶适量,作用偏于清凉、泻火。白茅根茶由白茅根、淡竹叶、甘草组成,每日10~20g。“内火”即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内热的症状,临床表现为尿赤、口舌生疮、咳嗽、咽喉肿痛等。预防措施是多喝水,保持心情舒畅,多吃苦味食物及饮料,如苦瓜、菊花、苦荞麦、啤酒等。

   二要防寒。长夏过于贪凉便会引起夏寒。过食生冷,必伤中阳,导致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。过分贪图凉快则易引起感冒,也可能受寒邪侵袭而中“阴暑”,也叫“发痧”。老年人受夏寒还可能诱发中风。因此,长夏之时,切不可过分贪凉,如在热极时用冷水浇身,大量吞食冰糕、冷饮,开着风扇入睡等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空调几乎成为夏天必不可少的电器。由于室内外温差不宜相差太大,故空调的温度调到26℃左右即可。风扇不宜长时间直接吹。

   三要防晒。除了涂在身上的防晒用品,建议出门带一把遮阳伞。还可以用调节饮食来防晒,如多吃西红柿、橘子、鸡肉、瘦猪肉、蛋黄、鱼、虾、花生、大豆及其制品等,少食芹菜、菠菜等。

   四要防疫病。长夏天气炎热潮湿,适宜致病微生物生长。一旦食入被污染及变质的食物,容易发生痢疾、食物中毒等,所以要特别注意。

   五要适当运动。坚持练习五禽戏中的熊戏,可健脾益气,改善消化功能,适合长夏时节运用。

    总之,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养人体的阳气,调养心脾,宁心静气,清静度夏,为秋冬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  北京藏医院护理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2728

参考资料:家庭保健员中医健康教育手册(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编)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南通辉恒电器设备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北里218号

电话:010-64972929
E-mail:zzydzt@163.com

Copyright © 2020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

京ICP备20024573号-1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北京

这是描述信息